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中药处方点评内容包括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中药处方点评内容包括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如何看待“中药不讲成分,不能用成分分析法来评价中药材的功效”这种观点?
中医药对于药品的成分的要求是很严格的。因为,成分决定了药品的疗效。中药历来追求最佳的药品的产地,时令等等,对不同产地,时令的药品都是区别对待的。同时,对不同的药品还要对药品给予适当的炮制,以及使用适当的使用方法。诸如此类,都是建立在对药品成分的追求之上的。可以说,中医药对于药品成分的追求贯穿着中药的***集,制药,配伍,使用等整个过程。
首先得证明中药材真的有其宣称的功效。
比如壮阳,是真壮了还是***壮了,起码也得有个对照实验,排除中医生的胡须长度等因素之后,才能来研究,究竟应该如何评价其功效。如果长胡须中医生随便开啥药都能壮阳,那我们自然就无法通过成分分析法来衡量中药材的功效了。
连功效都不确定的情况下,就先分析为何有效,这不就是掉坑里了吗?
之所以,会有这种【中药不讲成分,不能用成分分析法来评价中药材的功效】观点在中医界流传,是因为建国后搞过几次对流行中药的大鉴定,结果惨不忍睹,大多数中药压根没有其所宣称的效果,实验结果大多为阴性,或者是不可重复的阳性结果。这本来是为了弘扬中药,或者说从中药中开发新药物而搞的大型研究,最后得到这样的结果,只好不了了之,老一辈参与过这些研究的中医们讳莫如深的一段历史,闭口不提。当初的研究出版的一本《寻找新药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际》,你现在找不到重印版,没有被禁毁已经算得上大度,但从此之后,中医中药这行当已经与科学无关,只和政经有关,同时流传到今天的许多奇谈怪论,都和这两次验药有关,包括题主问的这一句也同样如此。
当时的中医们对验药的结果非常不爽,认为用对照实验和动物实验来验中药是错误的,中医们主张临床效果,但中医们的临床效果有个最大的尴尬问题,中医几乎不知道许多疾病是可以自愈的,在中医理论中,疾病自愈这样的概念几乎是一片空白,之所以说几乎是一片空白,是因为历史上还是有少数中医观察到过疾病自愈的现象,并做了记录,但这显然影响饭碗,中医作为一门技术,首先想的是饭碗问题,而不是真正搞懂搞清疾病的机制问题,因此关于某些疾病自愈的事儿,也就这么混赖过去了事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药处方点评内容包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中药处方点评内容包括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